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广东省 广州市
个人简介:金基研,让信披更有价值。 更多
个人标签: 金融  

申请认证

我司已有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腾讯、凤凰、同花顺、东方财富等约30个平台账号,平均每天发送约2篇的优质原创在各平台,了解到贵平台符合我们的内容定位,特此申请贵平台账号

更多TA的关注(1)

金基研 

易点天下:AIGC赋能营销提效增收 大模型商用提速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金基研》流木/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提升,从上到下的一场推动着内容创作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革正悄然发生。“精准”、“智能”、“高效”开始成为内容营销领域的新风向,传统的内容营销...展开
易点天下:AIGC赋能营销提效增收 大模型商用提速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金基研》流木/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提升,从上到下的一场推动着内容创作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革正悄然发生。“精准”、“智能”、“高效”开始成为内容营销领域的新风向,传统的内容营销模式有望被颠覆,精准洞悉受众内容偏好,匹配核心受众群体并最终助推其决策转化成为内容营销的统一诉求。在此趋势之下,强调智能、高效的AIGC自然也就成为承接内容营销诉求的有力抓手。凭借着涵盖了数据处理、计算法则以及强大的运算能力的支撑,AIGC对内容领域的渗透首当其冲,在开辟新的营销场景与营销模式上更是有着极大的想象空间。 与此同时,作为一家国际化智能营销服务商,易点天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点天下”)积极拥抱AIGC浪潮,是国内最早一批全面接入主流通用大模型的厂商,以AI中台为核心,在组织内部实现运营服务能力的AI化提效增收,再将AI能力产品化,覆盖更多潜在用户与增收场景,如AIGC数字营销平台KreadoAI,其平均测试成果获得AWS高度认可。除此之外,易点天下2023年二季度毛利与营业净利率均实现环比增长,毛利环比增长26.85%,毛利率环比增长3.20%,营业净利率环比增长6.08%,降本增效成果已初步显现。在全球电商领域,凭借着易点天下在全球智能营销行业内经验与数据的多年积累,其能够更快的推进AIGC落地商业化,AIGC也能够帮助易点天下实现更高倍率的效率与收入双增。

一、AIGC掀起智慧浪潮,相关产业应用前景巨大
随着OpenAI的大型语言生产模型ChatGPT火爆出圈,其可以胜任高智商对话、生成代码、构思剧本、小说等多场景,将人机对话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如今,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应用在全球掀起一场AIGC浪潮,全球各大科技公司都在积极拥抱 AIGC,不断推出相关的技术、平台和应用。
AIGC(AI-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产内容),即AI接收到人下达的任务指令,通过处理人的自然语言,自动生成图片、视频、音频等。也就是说,AIGC在带来内容创作变革的同时,亦加速了AI产业创新模式商业化的可能。
从发展历程来看,2021年之前,AIGC生成的主要是文字,而关于AIGC的首次创作,类似PGC、UGC和PUGC等概念,最早要追溯到2014年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诞生。此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的发展和进步,使得 AIGC 技术得以逐渐成熟和广泛应用。
政策层面上,国内和地方政策陆续表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紧跟世界脚步布局AI产业,国家政策扶持文化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带动AIGC产业的发展。
在政策支持下,随着国内数字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消费者更愿意接受数字消费方式,与此同时企业又纷纷加入数字化转型的队伍,给AIGC行业带来了发展机会。
据中国信通院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2022年,国内数字经济规模分别为31.3万亿元、35.8万亿元、39.2万亿元、45.5万亿元、50.2万亿元。预计2023年,国内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56.7万亿元。
伴随着数字经济和5G等相关基础技术发展,国内人工智能产业亦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潜力空间广阔。
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2019-2020年,国内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分别为510亿元、1,500亿元。预计2025年国内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为4,000亿元,2030年将达到10,000亿元。
可见,国内人工智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未来有望达到10,000亿元。而AIGC的兴起,掀起了智慧浪潮,倒逼着传统产业朝着智能化方向高速前进,打开智媒时代新图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将不断地对AI数字商业的各个领域进行渗透,AIGC核心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2022年,国内AIGC行业核心市场规模为11.5亿元。预计2023-2028年,国内AIGC行业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79.3亿元、471.7亿元、805.8亿元、1,665.3亿元、2,317.6亿元、2,767.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AI+营销或系AI商业变现最快的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正在为各行业赋能,不断推动AIGC应用的实现,给传统营销活动带来全面重塑和创新。营销领域涵盖大量的文字、图片等内容创作,AI技术有望提高创作效率,推动营销落地加速。
国外方面,微软此前试验在Bing聊天中插入广告,希望与内容贡献合作伙伴分享广告收入,已有超过7500个微软Start合作伙伴品牌。
除此之外,近期META发布SAM模型,信达证券表示,该模型的有望进一步赋能图片素材产出需求高的营销领域,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推动营销行业生产力的提升。
国内方面,以营销为重点的AIGC行业同步迅猛发展,也侧重于图像、视频、文字分析等领域,其表示国内营销类上市公司均在积极布局AIGC,如易点天下等众多营销公司和品牌方也开始加速将AIGC与实际业务需求相结合,帮助传统企业在营销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极大地提高整个营销行业的生产效率和收入。
由此可见,一个利用AI赋能的营销数字化时代正一道杠的加速向我们美丽新世界奔来,而营销可能是最快与AIGC结合并最快实现商用落地的行业之一。

二、全面接入AI大模型提质增效,自研多语言数字人重构内容生产模式
受AIGC快速发展的推动,传统营销正在被颠覆,智能营销正在快速崛起。智能营销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来优化市场营销活动和决策的过程。
首先,AIGC可以提高营销效率和成本控制。传统的市场营销活动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投入,而AIGC可以自动化和优化这些过程。通过自动化的广告投放、内容生成和客户服务,AIGC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并提高营销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同时,AIGC还可以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预测来优化资源配置和预算控制,从而降低营销成本。
其次,AIGC可以提供更智能化和个性化的营销策略。通过分析消费者数据和行为模式,AIGC可以生成个性化的推荐和广告内容,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提高购买意愿。同时,AIGC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和互动来实时调整营销策略,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AIGC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洞察消费者行为和偏好。通过分析大数据和使用机器学习算法,AIGC可以识别和预测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兴趣爱好和需求。这使得企业能够更精准地定位目标客户,并根据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来开展市场活动。
总的来说,AIGC对智能营销的影响和变革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营销策略,提高营销效率和成本控制。这些变革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并推动整个市场营销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作为一家以技术驱动发展的企业国际化智能营销服务商,易点天下紧随全球AI大模型趋势,在新的技术浪潮中,全面开启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加速布局,并以自主研发的方式实现了多项AI产品落地及商业化探索。
数据层面上,海量的数据储备是开展互联网精准营销的基础,而互联网广告行业也是大数据技术商业化、规模化的典型应用场景。易点天下具备数据资源积累优势,建立了智能化的数据管理系统,采集来自全球各边缘节点的系统数据日志。
而近日,欧盟议会投票通过了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人工智能法案(AIAct)》授权草案,为版权及核心数据资源持有企业的价值带来上涨空间。这也将为数据储备丰厚的易点天下带来新增长极,有望在后续接入相应AI模型后,利用数据资产获得相应版权收入。
技术层面上,易点天下具备互联网广告技术优势,率先推动各产业环节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已经掌握的核心技术包括实时及离线海量数据计算框架、全球网络加速技术、分布式消息、渠道客户智能评级等,技术能力位于行业前列。
随着AIGC风潮的来临,易点天下作为2021年微软New Bing的第一批代理,也全面接入了包括GPT-4、StableDiffusion、Midjourney、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多种通用大模型,并率先在出海营销行业内实现了应用落地。
同时,基于积累多年的效果广告产品技术,易点天下结合AIGC相关技术,通过快速迭代自研广告投放模型,构建AI创意素材模型,人均产出效率显著提升。
另一方面,在2023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上,易点天下平台工程总监张维力表示,其技术团队在AI赋能创意内容生产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其中,由易点天下自主研发的多语言数字人,可以说重构了数字化内容生产的新模式。
目前,该款多语言数字人可提供140余种语言和近100位数字人物形象模板,只需输入营销文本或关键词,即可生成数字人口播视频,极大节省了视频制作的时间。
以易点天下最近刚刚完成的内测案例Trip.com为例,在AI的赋能下,Trip.com视频制作效率从此前的12小时/个缩短至6-8分钟/个。并且多语言数字人在满足多个应用场景细分需求的同时,可以将整个素材制作成本降低至以往的1/3。
值得一提的是,易点天下多语言数字人营销实践得到AWS高度认可。亚马逊云科技全球产品副总裁 Matt Wood 特别介绍到:“作为一家营销科技公司,易点天下基于生成式AI,将电商产品的视觉设计成本降低50%,点击到达率提升35%,每次点击成本降低45%,显著提高了制作广告和营销内容的节奏、速度和质量。
智能创意时代下,出海营销领域作为AIGC能够较快实现应用落地的领域之一,发展空间巨大,AIGC的应用,将更高效地助力国内企业出海探途,未来商业空间价值值得期待。
同时,易点天下所处的出海赛道是一个持续景气赛道,无论是电商、移动应用还是游戏,产品在海外都有非常强劲的优势,其将持续为相关行业广告主提供智能化的出海互联网广告营销服务,助力其国际化战略。
其中,易点天下与华为云联合发布“凌云出海联盟”,在品牌、营销、技术、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基础上,加速国内企业出海稳增长。以全球性平板显示解决方案服务商康冠科技为例,在双方共同赋能下,成功帮助全球性平板显示解决方案服务商康冠科技快速切入美国市场,广告效果KPI完成度单月达123%。
特别注意的是,近期易点天下还与华为云签署了出海营销AIGC大模型深化合作协议,将基于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围绕出海营销大模型战略联创、AIGC和跨境电商平台深度合作、BI中台和DSP/SSP架构优化、应用现代化改造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易点天下结合过去多年的技术积累,在亚马逊云基础AI框架下,打造出了针对出海营销行业的AIGC数字营销创作平台KreadoAI,以“AI数字人、AI模特、AI工具、AI创意资产”4大解决方案为依托,为更多出海品牌客户在营销领域提供全链路降本提质增效服务。
7月13日,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近日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办法》对大模型发展原则、技术发展与治理、服务规范、监督责任和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
受此政策影响下,有望推动训练数据有序流通、底层大模型有序发行,商业化应用落地有望实现加速。此前,凭借以数字技术服务外向型经济的创新优势和行业影响力,易点天下荣获2023-2024年度“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总体可见,AI赋能下相关新产品层出不穷,驱动制作和推广应用的门槛降低,无论是对于广告资源段还是投放客户端,其相应的需求量都是与日俱增的。而随着国内《办法》落地及正式商用渐行渐近,大模型应用落地有望提速,易点天下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全面接入主流通用大模型的厂商,其未来发展性尤为可观。

三、2023年H1复苏势头强劲,AI赋能筑建核心竞争壁垒
业绩方面,凭借稳健的经营策略,易点天下展现出显著的抗经济周期性风险能力。
据招股书和2022年年报,2020-2022年,易点天下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4.78亿元、34.25亿元、23.06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35亿元、2.59亿元、2.62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受大环境影响,短期业绩有所波动,易点天下保持承压稳健经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3.06亿元,而净利润逆势上涨至2.62亿元。
与此同时,易点天下持续重视技术研发和升级。
据2022年年报,2020-2022年,易点天下研发投入分别为0.46亿元、0.74亿元、0.9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6%、2.17%、4.22%。
其中,自2022年11月OpenAI 推出ChatGPT 后,易点天下研发和技术部门储备了AIGC相应的人才和技术,构建 AI 创意素材生成服务,满足多应用场景的融合。
尤其在跨境电商领域,易点天下对广告主的需求建立了深入的理解。同时在 2022 年上半年易点天下发布了Cyberklick智能化数字营销平台(包含了 CyberMedia 一站式营销智能服务、CyberTargeter 程序化广告平台、CyberCreative 创意平台、CyberData 数据 BI 决策系统),并且都已接入GPT3.5/GPT4.0模型,通过数据和算法驱动的营销科技矩阵,打造全价值链服务体系,助力优质企业获得全球商业成功。
此外,易点天下还以创新和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通过数据实时链接买家和媒体渠道,推出了zMaticoo程序化广告平台,建立起从帮助广告主获取有效用户,到帮助媒体进行用户价值最大化的全链路模式,目前该平台已合作超过1000家国内外开发者和头部程序化需求方,实现对全球主要市场与地区特色媒体的完整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在AIGC 技术的发展下,未来整个广告生产和投放有望全面数字化变革,特别是在数据+算力方面将会成为新的制高点以及壁垒,易点天下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体现。
除此之外,易点天下2023年一季报和半年报数据数据显示,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3亿元,较2022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8.10%;净利润0.41亿元,较2022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252.04%;二季度利润总额9475亿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95.46%;剔除汇兑损益后Q2利润总额6637万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22%,环比实现快速正增长,经济复苏势头强劲。
未来,易点天下将持续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前沿广告交易技术的实践应用,提升营销推广效率,筑建核心竞争壁垒,帮助其高效地获取用户、提升品牌知名度、实现商业化变现,考虑到AI+营销行业环境的变化,易点天下今年年底到下半年的业绩兑现。

收起

赞(4) | 评论 2023-08-11 11:04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海尔生物:科技引领产业数智化变革 双引擎赋能“长期主义”《金基研》一鹤/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2022年,国内产业数字化规模为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其中,生物医疗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定位为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数字场景生...展开
海尔生物:科技引领产业数智化变革 双引擎赋能“长期主义”

《金基研》一鹤/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
2022年,国内产业数字化规模为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其中,生物医疗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定位为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数字场景生态品牌的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生物”),便是这一场数字化变革潮流当中的“引领者”。
自2018年以来,海尔生物业绩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一季度增速逾20%。其主要服务于高校科研、生物制药、医院、血/浆站、公共卫生等五类用户。近年来,全球及国内相关领域科研经费持续加大,在国内政策支持下,国产替代趋势显著。放眼海尔生物,其聚焦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两大领域,并着力于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升级传统科研及医疗卫生场景,依靠七大技术平台,其技术成果取得突破性进展。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医疗新基建“蓝海”,海尔生物首创的物联方案正引领产业变革。另一方面,围绕两大业务板块,海尔生物持续拓展场景方案,以并购方式加速新领域产业布局落地,增长新动能逐步显现。

一、下游研发经费持续加大,政策加持下国产替代趋势显著
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分类标准,海尔生物所处行业属于第35大类“专业设备制造业”中的“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项下的“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海尔生物聚焦生命科学服务和医疗创新服务市场,用户涵盖以高校科研机构、生物制药企业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用户,以及以医院、疾控中心、血站等为代表的医疗卫生机构用户。
近年来,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产业展示出巨大发展前景,全球各国纷纷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下游用户场景的拓宽打开了生命科学服务和医疗创新服务的广阔市场。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和中国产业研究院的公开数据,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研发经费投入预计将从2016年的1,247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1,75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85%。
国内方面,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高校科研机构基础研究能力和保障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发展。在高校科研领域,和地方财政加大支持,经费使用自主权扩大:《“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应提高到8%以上。
此外,《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扩大高校经费的使用自主权;《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和《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了财政对促进基础研究的能力建设的支出,以每年提前下达的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为例,其已从2021年71.61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54.49亿元,年复合增速122.49%,地方政府也通过发行专项债等方式保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支出。
据财政部数据,2018-2022年,国内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分别为19,677.9亿元、22,143.6亿元、24,393.1亿元、27,956.3亿元、30,87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8%、12.5%、10.2%、14.6%、10.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090.4亿元、1,335.6亿元、1,467亿元、1,817亿元、1,95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8%、22.5%、9.8%、23.9%、7.4%。
在生物制药企业领域,为抢占创新高地,各地生物医药产业政策陆续出台:在《“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推动化学药、生物药等创新产品研发,打造医药产业创新高地”等目标推动下,各省市政府也陆续出台一系列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安徽、上海、浙江、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市制定了3-5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各地的发展现状对医药产业的营业收入设定了从0.15-1万亿不等的营业收入目标和千亿以上的产值目标,多数省份把推动创新药研发、细胞治疗等新兴生物技术发展放在医药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
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卫健委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全方位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
在三级医院建设方面,《有序扩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将扩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全国范围内的规划布局,力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覆盖全国所有省份。
在二级医院建设方面,《“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县医院名单》明确提出要挑选1,000家县级医院在未来4年内加强医疗设备建设及改造。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方面,《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对常住人口较多、区域面积较大、县城不在县域中心、县级医院服务覆盖能力不足的县,可在县城之外选建1至2个中心乡镇卫生院,使其基本达到县级医院服务水平。
为完成上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各级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发布地方政府专项债和实施贴息贷款政策等方式,为国内医疗卫生机构新基建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2018-2022年,国内卫生健康财政支出分别为16,390.7亿元、17,428.5亿元、21,998.3亿元、20,718.5亿元、22,542亿元。
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用户的快速发展和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渐完善,相关领域标准制度日趋规范,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精准化转变,下游用户需求偏好向自动化、智能化、物联化、共享化等数字化场景综合解决方案转型,拓宽了行业发展的新通道。
同时,国家高度重视国产品牌的竞争力,积极培育数字经济产业,在国产替代、数字经济等时代背景下,市场容量的“天花板”进一步被打开。
据艾瑞咨询数据,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总量将到达17,168亿元。
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发展规律的双重作用下,医药生物产业自主创新实现进口替代成为行业的大势所趋。

二、一季度营收净利增长逾20%,高分红彰显长期投资价值
海尔生物聚焦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两大领域,随着两大领域场景生态布局不断加快,剔除专项抗疫业务影响后,海尔生物仍保持高盈利能力和高质量增长。
2018-2022年,海尔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8.42亿元、10.13亿元、14.02亿元、21.26亿元、28.64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亿元、1.82亿元、3.81亿元、8.45亿元、6.01亿元。
根据《金基研》研究,2019-2022年,海尔生物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0.3%、38.47%、51.63%、34.7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9.85%、109.5%、121.07%、-27.93%。
2019-2021年,海尔生物营业收入、净利润呈高速增长态势。2022年,其净利润有所下滑,主要受上年同期联营企业Mesa持有期及处置收益影响,如同口径剔除影响项,净利润同比增长25.22%。
2023年4月26日,海尔生物公布一季度报,业绩依旧亮眼。
2023年1-3月,海尔生物营业收入为6.87亿元,同比增速21.87%。同期归母净利润为1.38亿元同比增速21.15%。
此外,2018-2022年,海尔生物扣非后ROE分别为5.77%、12%、12.06%、13.22%、14.11%;毛利率分别为50.75%、53.63%、50.49%、50.15%、48.15%。
可见,2018年以来,海尔生物扣非后ROE呈逐年上升趋势,毛利率稳定于50%左右。
分红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良好的业绩支撑下,高分红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强,资金充裕,对股东的回报也更为优厚。
据2022年年报,海尔生物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元(含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尔生物总股本317,952,508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1,459,586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42亿元(含税)。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回购股份》相关规定,“上市公司以现金为对价,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的,当年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视同现金分红,纳入该年度现金分红的相关比例计算”,2022年度,海尔生物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累计支付资金总额9,802万元(不含税费)。
综上所述,2022年,海尔生物现金分红合计为2.4亿元,占该年度净利润比例为40.02%。
由此,海尔生物2022年度拟定的利润分配方案有利于公司及股东的长远利益最大化,有利于保障公司的健康发展。

三、深化用户交互推动内部降本增效,动态优化全球市场网络体系
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可以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提速,给用户最佳体验。为此,海尔生物通过拥抱数字化维持竞争优势。
具体举措上,市场端,海尔生物提供从产品培训到订单获取全流程的数字化工具支持,并逐渐向用户实时交互平台升级,为用户持续不断地提供精准服务;研发端,海尔生物推进研发流程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研发效率;采购端则通过开放共享的供应商生态平台,提升采购效率;制造端在数字化质量体系基础上不断升级完善,新增开工质量保障系统,实现制造流程的可视化、可追溯、可共享,产品不良率持续降低;物流端通过智慧物流系统算法对运输路线优化,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到货及时率。
从财务数据上来看,随着业务流程数字化建设的推进,海尔生物组织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8-2022年,海尔生物期间费用分别为3.39亿元、3.18亿元、3.75亿元、6.12亿元、7.8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0.32%、31.36%、26.75%、28.81%、27.44%。
同时,海尔生物应收账款周转及存货周转天数持续优化,资产周转效率进一步提升。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9-2022年,海尔生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31.74、31.95、21.73、17.78。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60.53、91.68、100.83、74.71。
2019-2022年,海尔生物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38、0.4、0.48、0.55。
良好的销售回款能力和存货管理能力使得海尔生物抗风险能力不断稳固,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分区域来看,海尔生物海内外市场均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2年,海尔生物国内市场实现收入202,152.76万元,同比增长27.5%。海外市场实现收入83,389.89万元,同比增长56.45%。
其中,国内业务的增长主要归功于用户体验迭代的实现,从三个维度可以窥见海尔生物的运营能力。
在广度上,海尔生物横向加快拓展科研、制药公司等领域用户,新进入湖北汉江国家实验室、康龙化成、上海复诺健等知名用户;纵向把握医疗新基建机遇推动网络下沉,强化分销网络覆盖力度。2022年,海尔生物国内经销网络近200家。
在深度上,随着用户场景的细分和延伸,海尔生物以数字化营销赋能场景方案的交互和定制能力,进一步放大用户价值。
在黏度上,海尔生物不断完善直面用户持续交互的组织体系,强化对用户的持续服务能力。
放眼海外市场,海尔生物同样重视海外经销网络布局,至2023年第一季度,其海外经销商网络已超800家,品牌全球认可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海尔生物持续推进当地化策略,欧美亚当地化团队不断完善,建立以阿联酋、尼日利亚、新加坡和英国等地为中心的体验培训中心体系,完善荷兰、美国等地仓储物流中心体系,得以快速交互和响应用户需求。
不仅如此,海尔生物持续扩大国际组织“朋友圈”,与超过40家全球性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超低温、生物安全柜等多品类产品进入用户采购名单,海外市场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在产品端,海尔生物海外场景方案的竞争力也进一步提升。针对海外生命科学用户的产品日趋丰富,海尔生物的生物安全柜产品获得欧洲CE和EN认证、美国NSF认证,生物培养、液氮等系列产品保持高速增长。
针对海外医疗卫生用户,海尔生物在太阳能疫苗冷藏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疫苗集中存储方案、太阳能实验室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助力当地公共卫生建设和疾病防控。
可以看出,随着海尔生物的国内外市场网络体系建设同步动态优化,其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用户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

四、发力七大技术平台建设,技术创新夯实长期发展基础
业务的拓展,离不开技术支撑。
围绕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数字场景生态战略,基于用户场景,海尔生物布局其所需的硬件、软件及耗材构筑制冷、自动化、分离、耗材、试剂等七大技术平台,为业务拓展提供平台支撑。
基于多个技术平台,海尔生物不断丰富实验室仪器品类,继续突破精准高速变频控制、多参数耦合精准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系列化高性能离心机产品研发,并推进国内首台50,000rpm超高速离心机的批量化生产进程,将样本分离拓展至肿瘤细胞特定膜蛋白离心场景,进入肿瘤靶向药研发的新应用领域;生物培养产品系列更加丰富,应用场景由细胞培养拓展到微生物、植物培养,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数字场景方案的升级,主要以自动化、软件等技术平台为支撑。基于此,在样本管理场景,海尔生物自主创新的-80℃自动化生物样本库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样本前处理场景,海尔生物突破分杯/移液自动化技术,实现实验室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的国产替代,全面进军生物细胞产业,并向更多应用领域拓展;在院内用药场景,海尔生物实现了医院静脉用药从审方、贴签摆药、配置、分拣到配送等全流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支持海尔生物向医疗数字化市场拓展。
至于耗材和试剂技术平台,海尔生物除了布局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业务之外,还突破微生物培养基技术及蛋白表达技术,推进微生物培养基等产品的研发,新增产品30余款,打开了生物制药科研和工业生产核心原料的新市场。
基于先发优势,海尔生物持续创新保持技术引领,构建起“现场→实验室→市场”的开放式研发模式,持续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加入研发团队,全面推进全球化研发中心建设。
依托该模式,海尔生物在内部形成以次技术人才和专家为核心的技术委员会,并与国内顶尖研究机构、高校、认证检测机构、专家和产业链资源等各类外部资源组链,深化产学研共创。
2020-2022年,海尔生物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51亿元、2.36亿元、2.9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75%、11.12%、10.21%。
2020-2022年,海尔生物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400人、565人、89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7.91%、27.19%、33.35%,研发团队不断壮大。其中,2022年,研发人员硕博人数占比为18.28%,核心技术团队稳定。
2022年,海尔生物新增专利271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11项,累计拥有专利数量达795项,同比增长50%;新获软件著作权89项,新增5家基础实验室,新增实验室测试能力85项,主导或参与发布1项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9项团体标准及1项CQC认证技术规范,并有28项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实现标准的行业引领。
此外,2022年,海尔生物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现高端人才引进,还获得中国工业大奖、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工业领域优秀数据安全解决方案等省级及以上奖项24项,科创实力获权威认可。
回顾历史,海尔生物立足于科技创新,突破生物医疗低温存储技术,实现了进口替代。放眼现在,在坚持技术创新战略下,海尔生物多项聚焦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新产品及方案相继上市,面向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两大领域的中长期技术体系正在形成。

五、数字化趋势下医疗新基建“蓝海”显现,首创物联方案引领产业数智化变革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无论是医疗机构的高效运作,还是多层次医疗卫生体系的互联互通,都离不开数字化产品方案的支撑,数字医疗新基建机会涌现。
根据《医疗健康物联网白皮书(2020)》统计,仅智慧医疗场景,预计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581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为679.7亿元。
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海尔生物率先融合物联网、自动化等新兴技术,开创性地推出以智慧用血、智慧疫苗接种为代表的数字场景综合解决方案,并接连创新院内用药自动化、数字化公卫体检等场景综合解决方案,引领生物医疗产业变革。
2022年,海尔生物物联网解决方案实现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79.7%。
数字医疗新基建背景下,海尔生物开创性地推出以智慧用血、智慧疫苗接种为代表的综合解决方案,并进一步延伸到数字医院、智慧实验室等场景解决方案,满足用户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需求。解决方案不仅为实验室样本、临床用血、疫苗接种、院内用药等提供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还为生命科学和医疗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保障了海尔生物在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7月3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第三批山东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公示名单,海尔生物数智化能力平台成功入选。
据悉,海尔生物数智化能力平台运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软件+硬件+服务”三维一体,为生命科学和智慧医疗应用场景进行数智化赋能,优化业务场景实现降本增效,驱动医疗器械产业数字化转型。
具体来看,海尔生物数智化能力平台由软件系统、硬件设备及物联网络等构成,在支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时,“拼齐”了能够全面反应整体业务流程的数据全景图,结合海尔生物数据底座,为场景提供创新的数据服务业务支撑。
并且,数智化能力平台集成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强大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使数据的采、存、管、用变得轻而易举。这一平台解决方案的应用,不仅为实验室样本管理、临床用血保障、疫苗接种安全管理等产业数字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也为海尔生物“设备+平台+服务”的业务模式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推动国产高端医疗装备自动化、数智化升级方面,海尔生物的引领性创新不止于此。聚焦科研实验室、公共卫生机构、院内用药、血液管理等不同应用场景,海尔生物创新运用物联网、自动化、AI等新兴技术,打造出全场景全流程自动化、数智化解决方案,满足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高质量发展要求。
在免疫规划领域,为进一步优化疫苗接种流程,提高接种质量和效率,海尔生物创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疫苗智慧管理平台,实现疫苗接种与日常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升级。
海尔生物城市免疫规划智慧AI大脑
其中,海尔生物首创的“物联设备+信息平台+公众服务”疫苗管理系统,实现了疫苗全流程信息闭环追溯;研发的疫苗自动识别分拣入库系统,实现了疫苗入库管理的自动化;创新的疫苗冷藏存放一体自动化工作站,解决了过去存用分离带来的温度断点风险,实现接种存储一体化、疫苗全程无温度断点、一人一支零差错和数据的电子化等。它在降低医务人员工作量的同时,提高了接种的便利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为满足细胞治疗、免疫治疗等生物技术发展需要,聚焦细胞制备这一关键环节,海尔生物联合苏州吉美瑞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美瑞生”)共创集约式细胞自动化培养工作站。
海尔生物联合吉美瑞生打造的智能自动化细胞制备平台
通过开发细胞培养自动化工艺,海尔生物的集约式细胞自动化培养工作站实现了细胞培养从取瓶、接种、传代、换液、收集等全流程自动化,实现了细胞培养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并创新基于标准化和数字化的细胞培养管理系统,实现细胞标准化制备全流程的自动化管理。它解决了传统模式下污染风险高、批次一致性差、生产效率低、成本高、通量低等痛点,不仅让细胞培养由传统人工操作升级为标准化生产,还使细胞制备效率显著提高。
2023年7月15日,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并主持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任主任委员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鉴定海尔生物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疫苗智慧管理平台”、“集约式细胞自动化培养工作站”、“碳氢环保高效深低温保存箱”、“恒温高性能医用冷藏箱”四个项目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成果。
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融合将形成一片数字医疗新基建的“蓝海”,海尔生物也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六、围绕两大板块拓展场景方案,并购项目接连落地增长动能显现
围绕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两大领域不断拓展,海尔生物通过“内生+外延”方式加速新领域产业布局落地。
先来关注生命科学板块情况。2022年,海尔生物生命科学板块实现收入12.45亿元,同比增长42.43%。
需要说明的是,海尔生物生命科学业务主要面向两大用户群体,即高校科研用户、生物制药用户。
针对高校科研用户,海尔生物在样本存取场景升级了覆盖-196℃至常温全温域、全场景的自动化生物样本库方案,实现海量生物样本从预处理、转运到入库、出库全流程的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管理,2022年相关方案在中国海洋大学热带海洋生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南昌大学、山东医科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落地。
针对生物制药用户,海尔生物在样本冻存、样本干燥、细胞培养、样本离心、消毒灭菌各场景均有相应的新产品上市,生物制药公司用户数量持续提升。
为推进生命科学板块场景拓展升级,2022年12月以来,海尔生物先后收购苏州康盛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盛生物”)和上海超立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超立安”)。
其中,2022年12月,海尔生物通过并购康盛生物布局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领域,作为其智慧实验室应用场景的重要延伸,康盛生物将快速实现实验室用户触点全覆盖,同时,海尔生物将以康盛生物成熟的技术开发平台及制造工艺为基础优势,通过自身的全球渠道能力,全球品牌影响力及完善的平台能力加持,持续突破技术壁垒、品牌壁垒、渠道壁垒,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用户粘性,加速开拓海外市场,开启更大增长空间。
除此之外,为构筑自身技术壁垒、提升在低温技术平台的领先性,2023年6月,海尔生物以自有资金对参股公司超立安进行增资,持股比例由15%提升至54.31%,加快斯特林制冷技术产业化进程。据悉,斯特林制冷技术在安全性、节能性、稳定性等方面均具有较强优势,当前我国在该领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碳中和成为全行业发展目标的背景下,斯特林制冷技术产业化应用是制冷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斯特林制冷机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医疗、制药等行业,斯特林制冷机在新能源、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这将为海尔生物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潜力。
再看医疗创新板块,2022年,海尔生物该板块实现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29.41%。
针对医院用户,由药房延伸至静配中心、手术室等场景,海尔生物推出自动发药、智能静配、手术室耗材管理等创新方案,目前已在十余家医院落地;
针对公卫用户,除专项抗疫业务,由疫苗接种场景延伸至老年人体检、妇幼保健等场景,海尔生物推出基层医疗机构智慧公卫体检工作站、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等创新方案,2022年,智慧疫苗接种方案持续复制累计超4,000家接种点。
针对血/浆站用户,延伸至成分科、供血科等场景,推出自动化成分制备流水线、供血自动化管理系统、血袋等创新产品方案,智慧血液管理方案持续复制至青海、日照、咸宁、恩施等地城市网,浆站用户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同时,继2020年收购重庆三大伟业(现更名为“海尔血液技术重庆有限公司”)后,海尔生物先后收购深圳市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以及苏州市厚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厚宏智能”),以对医疗创新板块的场景方案进行升级。
其中,金系国内免疫规划信息化行业龙头,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规模领先优势,此次收购金对于海尔生物而言,主要在于强化智慧疫苗城市网的综合竞争优势,助力由疫苗场景向公卫全场景战略升级,同时进入妇幼保健等细分新领域,为智慧公卫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而海尔生物于今年4月完成收购的厚宏智能则是专注于医疗服务体系相关自动化设备领域研发及应用的药房全场景解决方案服务商。此次并购被视作海尔生物落地智慧服务医疗战略的重要一环,双方未来将围绕药品流通构建全流程场景方案,引领智慧药房场景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目前,海尔生物已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苏大附二院”)落地了全国首个智能一体化静配中心。据悉,该方案通过重构力、计算力、感控力、链接力和平台力五大核心能力重塑院内用药场景,创新应用AI视觉识别定位、多机械手控制逻辑、高速总线运动控制等技术,实现了全设备接入、全数据管理、全场景可视、全流程追溯,全安全防护,致力于构建新型药学服务体系,推动传统的药品供应调剂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型,真正做到将时间还给医护,将医护还给患者。
全国首个智能贴签摆药一体机落地苏大附二院
据了解,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医院许多病区的静脉输液都来自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由药师进行医嘱审核、贴签、摆药,再由专业人员在百级洁净的操作环境下集中配药,并将配好的成品输液分发至各科室。相比于传统分散调配,静配中心模式下用药安全更有保障。然而,由于在PIVAS自动化方面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目前静配中心各个环节都具有“劳动密集型”的工作特征,大量工作依赖医护人员手动完成,存在人员用量较大、效率有待提升、数据追溯难、差错发生率高、医护职业暴露风险高等诸多问题。
而海尔生物智能一体化静配中心的出现让苏大附二院静配中心实现了输液出入库、贴签、发筐、针剂摆药、配液及分拣等环节的自动化,机器代替人工,静配流水线智能化应用场景全覆盖。
据悉,以往苏大附二院为完成日均3,000袋—3,500袋左右的药物配置任务需要派遣10余名专业工作人员接力配合。而通过海尔生物与其联手打造的智能一体化静配中心,仅贴签摆药这一环节,所需人数即可由4人一组降至1人,同时还可实现全程数据上云,让差错精准溯源。

不止于此。目前,立足院内药学管理水平及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海尔生物还构建了智慧药房全场景方案,包括智能化门诊药房、智能化住院药房、24小时无人药房等,以全流程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全方位保障患者安全高效用药,并将围绕医院用户的痛点需求,向病区、检验科、手术室、临床科室等场景延伸。《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而近几年我国数字医疗领域的市场规模也已从2020年的420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11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0.2%。与此同时,随着AIGC发展,数字医疗的想象空间也在不断拓展。
通过“内生+外延”方式,海尔生物新领域产业布局落地,基于个性化场景向综合解决方案升级,以此不断拓展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两大领域,增长新动能逐渐显现。
综上,作为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数字场景生态品牌的先行者,海尔生物通过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全球市场建设等方面持续投入,推进向全场景及全周期的用户服务模式升级,通过科技创新、数智升级、场景服务等不断拓展中长期发展空间,有望打开成长新纪元。

收起

赞(4) | 评论 2023-08-09 17:46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陌生又熟悉?REITs适合投资小白吗?】
 《金基研》 祁玄/作者REITs诞生之时,就引起不少基金投资者的关注。而在近期,基础设施公募REITs被纳入了部分FOF基金的投资范围,REITs再次引起热议。与股票和债券这些投资产品不同,REITs是一种新的投资品种。从2020年开始试点至今,公募REITs在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展开全文

赞(4) | 评论 2023-08-08 19:57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艾森股份:光刻胶实现批量供应 以先进材料赋能新一代高端制造】
 2022年10月10日,江苏艾森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森股份”)拟在科创板的上市申请获受理,并将于2023年8月14日正式上会审核。据艾森股份签署日为2023年8月2日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招股书”),艾森股份主要从事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艾森股份围... 展开全文

赞(22) | 评论 (3) 2023-08-08 17:43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协昌科技:运动控制器产品获一线电动车厂商认可 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超99% 】
《金基研》南国/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政策指引下,电动自行车成为绿色出行的代表性交通工具;此外,在城市化进程带来严重交通拥堵的背景下,城市居民非机动车出行需求也被进一步激发。随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逐步落实,安全性、舒适性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市场前景广阔。江苏协... 展开全文

赞(2) | 评论 2023-08-07 10:31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基金的“合格线”还能变?“三步”看是否需要调整持仓】
 《基金研》 霞路/作者Wind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31日,年内已经有超过50只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发生变更,以FOF、混合型基金和指数基金为主。那么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发生变更是好是坏?业绩比较基准发生变更对基金有何影响?持有这些基金的投资者又应该如何应对? 一、基金... 展开全文

赞(2) | 评论 2023-08-04 10:06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浙江荣泰:新能源汽车领域收入攀升 自主创新构筑核心技术壁垒】
 《金基研》环洋/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耐高温绝缘云母材料作为电气设备的基础材料,下游应用领域不仅涉及高温冶炼、电力、电线电缆、家用电器等传统行业,近年来还逐步扩展到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等新兴行业,其市场规模逐年上涨。作为一家专注于云母绝缘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浙江荣... 展开全文

赞(1) | 评论 2023-08-04 10:06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如何避免踩到 “懒人投资法”的“坑”?】
 《金基研》 祁玄/作者“定投”这种投资方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一类名为 “月度购买计划”的投资计划,其所使用的“美元成本平均法”或正是如今基金定投的前身。当时,参与这类投资计划的投资者需要填写一个简单的表格,就可以通过银行账户的方式每个月自动投入资金去购买股票,节省... 展开全文

赞(25) | 评论 (4) 2023-08-02 13:00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固高科技:下游机器替代人及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伺服驱动器突破境外技术壁垒】
《金基研》星辰/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运动控制系统是智能制造装备的大脑、工业控制的核心。近年来,随着“机器替代人”和“国产替代”在国内智能制造领域的趋势日益明显,国内运动控制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作为一家位于智能制造底层基础环节的科技公司,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高科... 展开全文

赞(2) | 评论 2023-08-02 10:27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君逸数码: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前景广阔 创新驱动核心技术贡献收入超八成】
《金基研》南国/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相关产业,智慧城市成为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发展领域,对促进智慧城市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随着国内稳定的经济增长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智慧城市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作为一家专业的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展开全文

赞(28) | 评论 (3) 2023-07-31 09:35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构建基金组合应该定量筛选or定性分析?】
 《金基研》 霞路/作者不少基金投资者都明白选基金的本质就是选择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在管理基金时,投资的底层资产是债券和股票等金融工具,而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在筛选股票时,除了会参考基本的财务数据,还会定性分析上市公司的情况。那么,依照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会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 展开全文

赞(32) | 评论 (5) 2023-07-27 14:28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光格科技:ROE领跑盈利能力突出 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超九成】
 《金基研》天涯/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巴菲特说,当其他人做出错误的决定时,专注于价值的投资者会获得机会。在资本市场,一个公司股价走势受多重因素影响,涨跌属于市场行为,背后的价值往往是重点。分析此番上市的苏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格科技”),近年来营收净利润稳步增长... 展开全文

| 评论 2023-07-25 10:10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二季报新鲜出炉!追风AI还是加码军工?来看基金经理最新观点备受关注的2023年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收官。以AI为代表的TMT板块,二季度整体获得较为明显的超额收益。下半年的序幕已经拉开,是否继续追风AI?从最近接连发布的基金二季报中,可以看出基金经理对AI这条赛道续写奇迹的期待,也...展开
二季报新鲜出炉!追风AI还是加码军工?来看基金经理最新观点
备受关注的2023年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收官。以AI为代表的TMT板块,二季度整体获得较为明显的超额收益。下半年的序幕已经拉开,是否继续追风AI?从最近接连发布的基金二季报中,可以看出基金经理对AI这条赛道续写奇迹的期待,也有对TMT和军工板块的重点关注,在下半年市场复苏的预期中,或将会展现更多投资机会。
诺德基金基金经理周建胜表示,从上半年基金业绩表现来看,重仓AI相关板块的基金,业绩好到飞起,而这些业绩大涨的基金经理也纷纷表示继续看好后市。展望三季度的产业机会,周建胜表示其组合中既配置了当下积极进攻的品种,也储备了增长空间较大的品种,希望能持续不断地捕捉机会,一旦市场波动,就趁机买入看好的方向。
东吴基金刘元海认为,以chatGPT为代表的AI人工智能技术有望驱动全球科技进入新一轮创新和应用周期,同时叠加数字经济有望成为未来3-5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因此我们判断未来3-5年乃至更长时间A股市场或将进入科技股时代,我们看好未来3-5年甚至更长时间A股市场科技股行情。
泓德基金基金经理苏昌景表示,回顾二季度,市场主要指数出现进一步的下探,行情复杂度相较一季度也有所提升,其中红利指数和国证2000表现相对较优,而创业板和科创板则下跌幅度较大。苏昌景指出,展望三季度,虽然复杂的基本面与国际环境对刺激政策形成一定的制约,但我们维持市场和经济的拐点正在逐渐临近的判断。市场大概率仍将维持“存量市”的特征不变,以结构性机会为主。我们将努力发挥自身投资方法的广度优势,在公司选择层面聚焦以下三个方面的投资机会:一是人工智能新产业趋势之下增长前景明确的TMT成长股;二是调整后已具备更高安全边际且下半年迎来边际改善的新能源和军工等高端制造行业;三是在政策拐点渐进的背景下具备一定防御属性的高现金价值的周期龙头企业以及大众消费品行业。
银华基金基金经理李晓星表示,国防军工行业基本面和股价处于周期性底部,基本面看好军工行业需求重启,优选调整较大、国产化率较低的军工芯片,摆脱供给端约束的导弹链以及有望加强建设的军工信息化方向,同时关注无人机等新兴产业。
博时基金基金经理曾鹏分析,随着军工集团排产有望明朗、板块内部“新质新域”等关注度提升,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β改善。在预期改善前提下,飞机、发动机等主机厂与军方需求关系紧密、上游电子元器件等环节具备一定前瞻性,率先受到市场关注。下半年随着国资委持续发力国企改革及国企企业价值重估,军工板块整体β有望进一步改善。

收起

赞(43) | 评论 (2) 2023-07-24 15:43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基金二季报出炉 富国、景顺、华商、泓德论剑下半年投资方向随着基金二季报的披露,基金经理所传递的复苏气息和投资信心也在不断蔓延。上半年持仓方面,绩优基金主要围绕AI主线进行布局,解码下半年投资方向,富国、景顺、华商、泓德等公司旗下实力派老将,对未来市场机遇各抒己见。在各位实力派老将...展开
基金二季报出炉 富国、景顺、华商、泓德论剑下半年投资方向

随着基金二季报的披露,基金经理所传递的复苏气息和投资信心也在不断蔓延。上半年持仓方面,绩优基金主要围绕AI主线进行布局,解码下半年投资方向,富国、景顺、华商、泓德等公司旗下实力派老将,对未来市场机遇各抒己见。
在各位实力派老将看来,随着利好因素的不断叠加,下半年的机会大于风险,市场复苏强于预期。坚守不断挖掘具备长期配置价值的主线,同时适度调整策略把握市场机会,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实现资产投资的稳定、持续增长。通过各位实力派老将的二季报,勾勒出下半年投资图谱,科技、军工、制造、消费等板块是基金普遍看好的投资方向,AI为代表的TMT有望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
富国基金经理朱少醒表示,尽管目前数据上呈现的复苏力度还不是很强,但可以看到是积极的因素还是在缓慢发挥作用的进程中。更要重视的是市场的整体估值处于长周期中很有引力的位置,当下权益市场处在较好的风险收益区间。投资者当前选择承受市场波动对应的预期回报水平的是相当合适的。未来我们依然会致力于在优质股票里寻找价值,去翻更多的“石头”。我们并不具备精确预测市场短期趋势的可靠能力,而是把精力集中在耐心收集具有远大前景的优秀公司,等待公司自身创造价值的实现和市场情绪在未来某个时点的周期性回归。个股选择层面,偏好投资于具有良好“企业基因”,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优秀的企业。此类企业有更大的概率能在未来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分享企业自身增长带来的资本市场收益是成长型基金获取回报的最佳途径。
景顺长城基金经理杨锐文表示,二季度国内经济弱复苏力度弱于预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复苏力度会逐步增强。杨锐文认为,自主可控(安全链)将会是未来十年国内市场最重要的投资主轴之一,包括且不限于半导体、软件、工业母机、新材料等细分产业链。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也是最重要的,莫过于半导体产业链。除了自主可控方向,AI的高速成长也几乎是确定的趋势。从短期来看AI 是否过热还是需要斟酌的,行业发展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行业应用也同样需要不断适配从而找出最佳的落地模式。此外,对于新能源智能车板块、消费板块,杨锐文持比较乐观态度。尽管经济复苏还是比较弱势,但是,新能源车的增长动能依然较为强劲,毫无疑问,电动化的大趋势已经是不可阻挡了。另外,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产品本身,懂用户以及能顺应用户心智诉求转变越来越主导未来的消费,能为用户创造价值、传递价值的消费品牌会越来越有价值。
华商基金基金经理周海栋表示,由于经济复苏节奏略低于市场预期,市场总体在一季度较为强势的表现之后在二季度呈现震荡走势。在整体经济、政策不明朗的背景下,市场没有很明确的主线,偏主题方向受到市场的偏好,包括传媒、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光通讯、机器人等。而经济相关性较强的板块,在二季度承受较大的压力,包括消费、化工、建材、有色、地产等。本基金依旧保持了较为均衡的配置,主要持有行业包括有色、计算机、医药、化工、电子、交运、机械、电力设备、军工等。
泓德基金副总经理、基金经理王克玉表示,回顾上半年的市场表现,二月份之前市场基本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上涨,特别是创新领域的突破进展使得通信、计算机等行业的涨幅很大;但是在四月份随着房地产、消费等行业数据的下行,与投资者年初的预期产生很大的差异,叠加了人口、全球供应链等长期因素在短期内的折现,导致市场的活跃范围越来越小。
泓德基金王克玉指出,虽然目前市场情绪非常低落,但作为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不应悲观。影响我们投资长期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竞争力和估值,在经历过2018年以来的千锤百炼之后,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经营韧性的不断提高,在强健的资产负债表的支持之下不断地投入研发资源提升技术工艺水平,为今后进一步拓展全球化打下非常好的基础。从估值的层面观察,不管是在新型产业,还是在基础产业中,我们都能找到众多的安全边际充足的标的,对未来的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充满信心。


收起

赞(1) | 评论 2023-07-24 14:01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TMT板块拥挤缓解,可以通过指数基金投资数字经济吗?】
 《金基研》 霞路/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从数字经济到数字中国,再到目前正在酝酿的数字地球,2018年起,国内有关数字经济的政策不断出台。2023年4月,网信办牵头公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政策意见稿,2023年7月13日,该办法正式发布,为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服... 展开全文

赞(20) | 评论 (2) 2023-07-21 14:15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航材股份: 下游航空产业市场空间广阔 27项核心技术贡献收入占比超98%】
 《金基研》南国/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商业航班首飞,次日开启常态化运营。这意味着广大旅客终于能坐国产大飞机出行了,国产大飞机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作为国内领先的航空先进材料供应商,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材股份”)... 展开全文

赞(4) | 评论 2023-07-19 10:12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智迪科技:打造智造体系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紧跟行业趋势扩大中高端产品产能】
《金基研》木头/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近年来,消费升级及电竞游戏市场带动了键盘、鼠标产品的技术升级,用户对产品的性能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珠海市智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迪科技”)专注于计算机外设领域,主要从事键盘、鼠标等计算机外设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坚持“键盘+鼠标... 展开全文

赞(4) | 评论 2023-07-17 10:14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金凯生科:行业内多家世界TOP50客户青睐 自主创新特色氟化技术《金基研》南国/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经济增长、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创新类药物的持续研发创新和推广,全球医药市场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近年来,医药领域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与充足...展开
金凯生科:行业内多家世界TOP50客户青睐 自主创新特色氟化技术

《金基研》南国/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
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经济增长、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创新类药物的持续研发创新和推广,全球医药市场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近年来,医药领域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与充足的在研管线数量为CDMO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同时,受益于产业转移,国内CDMO行业高速发展。作为一家面向全球生命科技领域客户的小分子CDMO服务商,金凯(辽宁)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凯生科”)发展路径明晰且潜力巨大。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金凯生科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特别是在氟化领域,金凯生科拥有丰富的氟化学领域的项目经验并掌握较为全面的氟化学技术能力。经过多年积累,金凯生科已具备稳定的及时交付能力、优秀的质量控制能力、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从而在国内外同行业公司的竞争中具有优势,与国际排名头部的大型制药公司及化学公司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

一、全球医药研发外包需求稳增,产业转移国内医药CDMO行业高速发展
CDMO公司的基本价值是解决日益增长的新药需求和逐年增长的研发成本之间的矛盾,依托医药研发精细化、专业化分工的趋势,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医药领域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与充足的在研管线数量为CDMO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全球医药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是推动医药外包产业链发展的源动力。近年来,全球医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7-2021年,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分别为1,651.0亿美元、1,740.2亿美元、1,823.7亿美元、2,047.8亿美元、2,241.4亿美元,年均CAGR为7.9%。预计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由2022年的2,437.4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3,288.2亿美元,年均CAGR为7.8%。
同时,近年来全球新药在研管线数量稳步增长。据观研天下数据,2018-2022年,全球新药在研管线数量分别为1.53万种、1.62万种、1.78万种、1.86万种、2.01万种。
为加强成本管控,跨国大型医药集团逐渐剥离其生产职能,纷纷大幅裁员并关闭部分工厂,并与第三方CDMO机构建立定制研发及生产合作模式,实现专业化分工,各类专业服务厂商取得了快速发展。此外,中小型新药研发机构的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也为CDMO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观研天下数据,2018-2022年,全球医药CDMO市场规模分别为446亿美元、490亿美元、555亿美元、639亿美元、73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3%。
另据Frost&Sullivan数据,全球医疗外包服务渗透率由2017年20.5%提升至2021年24.8%,预计2026年将进一步提升至31.9%。
此外,在药品研发成本不断上升、药品价格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全球CDMO市场已陆续开始从西方成熟市场向亚洲等新兴市场转移。凭借国内强大的产业链供应能力和相对低成本的技术人才,以及国内CDMO企业在项目管理能力及知识产权保护等软实力方面的提升,国内医药CDMO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据观研天下数据,2018-2022年,国内医药CDMO市场规模分别为160亿元、229亿元、317亿元、435亿元、58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8.28%。
另据Frost&Sullivan预计,2021年至2025年国内医药CDMO市场将保持年均35.5%的增长率,同期全球医药CDMO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5%。
综上,近年来,全球医药研发支出稳步增长、外包渗透率提升,CDMO行业整体保持高景气度。同时,受益于全球产业链转移,国内医药CDMO行业发展速度大幅高于全球。

二、严把产品质量获客青睐,客户包括多家行业TOP50企业
由于金凯生科的产品质量直接或间接影响客户药物研发的进展和最终药品的质量,是其建立客户关系的基础,所以金凯生科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控制,为客户提供安全有效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在生产经营中,金凯生科坚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按照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了从原料采购、生产、检测、产品入库、出厂、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目前,金凯生科的阜新生产基地已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金凯生科的美国工厂已建立了cGMP体系,并已于2021年10月再次通过了FDA的cGMP现场检查。
上述质量体系的建设是金凯生科通过国际制药企业的审计成为其合格供应商并持续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多产品的保证。
在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高质量的产品交付能力保障下,金凯生科的产品销往境内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其已与多家世界医药公司和创新药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资源优势突出。
目前,金凯生科已经为拜耳、强生、礼来、辉瑞、赛诺菲、诺华、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武田、吉利德、GSK、大冢制药、艾伯维、Biogen等全球知名制药企业以及Concert Pharmaceutical、Principia、Seattle Genetics在内的10余家特色治疗领域的创新药公司的新药研发项目提供医药中间体的定制研发生产服务。
此外,金凯生科也为巴斯夫等跨国化工集团提供从产品试验到商业化应用所需中间体的配套研发和生产服务。
其中,拜耳、强生、辉瑞、赛诺菲、诺华、阿斯利康、默克、勃林格殷格翰、武田、吉利德、GSK、Agios Pharmaceuticals、大冢制药、艾伯维、Biogen分别位列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PharmExec》)2022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第16位、第4位、第1位、第8位、第3位、第9位、第7位、第18位、第11位、第12位、第10位、第39位、第27位、第2位、第24位;礼来、巴斯夫分别位列安迅思2021全球化工企业百强名单第18位、第1位。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下游行业目前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竞争格局,少数头部跨国企业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并且各自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供应链的准入很难。
同时,由于研发定制生产产品的质量标准、生产工艺、制备方法等因素非常重要,更换供应商容易引起中间体和下游产品质量的变化,增加定制客户的成本,因此确定合作关系后,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且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也会逐渐加深。
简言之,金凯生科重视质量体系的建设,通过了客户严格的认证和审计,进入诸多行业内全球五十强企业,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销售收入逐年上涨。

三、不断丰富产品种类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含氟及非含氟两大板块齐头并进
作为一家面向全球生命科技领域客户的小分子CDMO服务商,金凯生科为全球原研药厂的新药研发项目提供小分子药物中间体以及少量原料药的定制研发生产服务,其主营业务收入分为CDMO业务收入和贸易服务收入。其中CDMO业务是金凯生科主要收入来源。
近年来,金凯生科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取得了多款重磅药、创新药的中间体订单,同时进一步提升CDMO业务收入占比,降低贸易服务收入比重,整体业务收入结构保持稳定并持续优化。
2020-2022年,金凯生科CDMO业务收入分别为4.40亿元、5.24亿元、6.9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5.01%、95.72%、96.72%。
销售商品是金凯生科CDMO服务成果的最终交付形态,产品形态主要为中间体,产品应用领域包括医药、农药和特殊化学品。金凯生科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种类繁多,按照产品结构可分为含氟类产品和非含氟类产品。
在含氟类产品方面,金凯生科含氟类产品主要包括三氟甲氧基或三氟甲基的苯类中间体、氟代芳环类中间体等。金凯生科含氟类产品可应用于心脑血管、肿瘤、神经系统、抗病毒等多个疾病领域。
在非含氟类产品方面,金凯生科的非含氟类产品品种众多,主要包括了含氮杂环系列、氨的脂肪族有机衍生物、羧酸及其衍生物、烯烃类、非氟卤代苯类、酚类、酮类、异氰酸酯类等。该类产品服务的药物覆盖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病毒、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治疗领域。
2020-2022年,金凯生科含氟类产品收入分别为2.77亿元、3.54亿元、4.18亿元,占CDMO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2.98%、67.53%、60.27%;非含氟类产品收入分别为1.63亿元、1.70亿元、2.75亿元,占CDMO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37.02%、32.47%、39.73%。
值得一提的是,金凯生科的产品既包括应用于临床阶段药物的中间体产品,也包括应用于商业化阶段药物的中间体产品。金凯生科临床阶段的项目具有开发周期长、技术难度高、销量小、单价高的特点,但若其中某些产品获批上市、成为重磅药将可能给其带来爆发性业绩增长。
可见,金凯生科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取得了多款重磅药、创新药的中间体订单,其CDMO业务收入占比逐年上涨,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含氟及非含氟两大业务收入均逐年上涨,呈齐头并进趋势。

四、特色氟化技术优势突出,核心技术贡献收入超95%
一直以来,金凯生科注重科技引领企业发展,将研发和技术创新作为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研发投入方面,2020-2022年,金凯生科研发投入分别为2,117.22万元、2,462.81万元、2,599.50万元,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研发机构设置方面,金凯生科分别在大连、阜新、美国威斯康星州设有研发中心。大连研发中心与美国研发中心分别承担新药临床阶段及上市药物商业化阶段中间体、原料药的工艺路线设计、开发、优化的研发工作,阜新研发中心主要针对大连研发中心开发出的工艺路线进行升级改造、生产转移及放大。
在研发团队建设方面,金凯生科建立一支高技术水平、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截至2022年12月31日,金凯生科拥有中美研发团队共97人,占员工总数比例11.37%。
经过多年技术创新发展,金凯生科能够自主研发众多小分子化合物的工艺路线,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并利用其全面的反应能力保证研发的技术路线得以实施。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金凯生科拥有32项专利,其中2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
除了常见的化学反应之外,金凯生科还有能力进行多种特色反应,拥有包括氟化反应、氯化反应、加氢反应、硼酸化反应、光气化反应、吲哚类合成反应、低温反应、连续流反应、手性合成、氘代化合物合成、均相贵金属催化反应等多项核心技术。
其中在氟化领域,与从事CDMO的竞争对手相比,金凯生科拥有更多氟化学领域的项目经验并掌握更加全面的氟化学技术能力,包括氟化氢氟化、氟化钾氟化、四氟化硫氟化、特殊氟化剂氟化(如氟化氢吡啶、氟化氢三乙胺等)以及电解氟化等特色工艺技术。
目前已进入小试阶段的氟气氟化及部分特殊氟化装置投产后,金凯生科将成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小分子CDMO企业中氟化能力相对完善、具有不俗竞争力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金凯生科核心技术贡献的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01%、95.72%、96.72%,占比不断提升,是金凯生科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金凯生科每年从研发转入生产的项目约40-50个。
总的来说,金凯生科重视技术创新,持续加大研发资金及人员投入,已具备全面的中间体化合物合成与制备工艺能力,并在含氟化合物合成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目前,金凯生科的核心技术已实现产业化,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超95%,且逐年上涨。

五、营收净利均双位增长,募资8亿元布局产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凭借研发、生产和质量管控优势,金凯生科市场开发成果不断显现,有效产能不断释放、CDMO业务收入持续释放与稳定增长,近年来金凯生科的经营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2020-2022年,金凯生科实现营业收入4.64亿元、5.49亿元、7.17亿元,2021-2022年分别同比增长18.25%、30.50%。
同期,金凯生科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893.63万元、8,454.83万元、16,145.05万元,2021-2022年分别同比增长43.46%、90.96%。
到2023年一季度,金凯生科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38.48%;实现净利润4,066.67万元,同比增长22.46%。需要说明的是,金凯生科2023年一季度财务数据经安永华明审阅,未审计。
近年来,金凯生科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且客户意向订单充足。金凯生科当前的产能利用率偏高,加之其每年生产的产品种类丰富,不同产品之间需要对反应釜进行切换,金凯生科当前产能已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
同时,据CDMO行业的经营特点,金凯生科需首先完成厂房建设与装修、设备采购与安装后,接受监管机构及客户审计,才能承接订单。因此,为满足订单增长需求,金凯生科需提前投入、布局产能。
此番上市,金凯生科拟募集资金8.00亿元分别用于“医药中间体项目”、“年产190吨高端医药产品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医药中间体项目”总投资5.23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39亿元,用于建设生产车间、含办公、研发等功能的综合楼、仓库,购置6个高端医药中间体产品生产所需生产装置等。
“年产190吨高端医药产品项目”总投资4.00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87亿元,用于建设生产车间、库房、罐区、动力站、中控室、罐区及泵池、变电所、综合楼及消防设施等。
“医药中间体项目”和“年产190吨高端医药产品项目”旨在提高金凯生科创新药中间体的生产规模,有利于拓展金凯生科研发定制业务的服务领域。项目的实施将有效保障商业化阶段创新药关键中间体的大规模研发定制生产需求,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未来,金凯生科将以上市为新的发展契机,结合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持续深入与跨国医药、化工集团合作,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建立健全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优化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制度,致力成为具有竞争性、成长型、全球化的CDMO企业。

收起

赞(27) | 评论 (4) 2023-07-14 16:11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盛邦安全:聚焦网络安全优势细分领域 四大技术体系国内领先频获业内肯定】
《金基研》无风/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近年来,在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化转型发展越来越快,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的主要经济形态。无处不在的数字组织及其创建的海量数据的安全需求为网络安全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远江盛邦(北京)网络安全科技... 展开全文

赞(3) | 评论 2023-07-13 10:13 来自网站 举报

金基研 

舜禹股份:政策支持行业市场需求提升 核心技术产品获认可《金基研》木头/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政策法规,支持二次供水行业和环保水务行业的发展,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作为一家专注于为户提供二次供水及污水处理业务的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安徽舜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展开
舜禹股份:政策支持行业市场需求提升 核心技术产品获认可

《金基研》木头/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政策法规,支持二次供水行业和环保水务行业的发展,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作为一家专注于为户提供二次供水及污水处理业务的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安徽舜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禹股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同时抓住有利的市场机遇,充分利用自身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不断扩大业务规模。
深耕水务行业多年,舜禹股份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和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业务来源。目前,舜禹股份已形成了包括技术研发、工艺、质量、项目经验、服务、人才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竞争优势。特别是在研发上,舜禹股份凭借在水务行业的二次供水领域和污水处理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形成了八大核心技术,频获重要奖项与认可。其中,节能错峰智慧供水技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已成为二次供水行业发展新趋势。

一、政策支持二次供水及农村污水处理需求提升,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作为一家水务行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舜禹股份主营业务包括二次供水和污水处理业务。其中,二次供水业务应用于城镇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的生活生产用水领域,污水处理业务目前主要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市场。
水务行业是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性产业,其产业链中的供水和污水处理两部分具有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属性。
受国家住建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政策驱动,二次供水行业“统建统管”模式的规范化发展深入推进,带动二次供水设备、设施的新建以及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推动二次供水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
同时,国家近年来对环保水务行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以及《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均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等要求。
国家持续出台各项政策法规,支持水务行业的发展,为国内一批具备先进技术、完善生产工艺、良好品牌知名度的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在二次供水行业,随着国内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老旧小区改造的推进,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的市场空间不断增长。
首先,随着国内城镇化步伐加快,部分城市建筑用地容积率不断攀升,的建筑逐渐增多,促使二次供水设备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据Wind数据,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2018-2022年,国内城镇化率分别为59.58%、60.60%、63.89%、64.72%、65.22%。
其次,据国家住建部初步统计,需要改造的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约有30亿平方米,按照二次供水设备平均寿命8年计算,2012年前建筑的二次供水设备均已进入更换期,2012年以后的建筑也逐步进入更换期。同时,2011年以来,国内每年房屋竣工面积均维持高位,二次供水设备更新将大大提升行业市场需求。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17-2021年,国内二次供水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167.6亿元、200.4亿元、235.6亿元、272.3亿元、308.0亿元。另据立鼎产业研究网预计,到2024年国内二次供水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40亿元。
在污水处理行业,据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国内城镇、县城镇污水排放量持续上升,2021年达到734.39亿立方米,维持在较高水平,污水处理工作刻不容缓。面对严峻的水污染问题,国家对污水处理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持续增加,污水处理行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其中,国内城乡污水处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污水处理率偏低,发展相对滞后。相比于城镇污水处理,农村污水存在小而散、收集难度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排放不均匀、管理不到位等特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亟待改善。
据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2021年,全国建制镇的污水处理率为61.95%,与城市的97.89%和县城的96.11%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且低于“十三五”规划的70%,村镇污水处理的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农村水环境改善奠定了政策基础。在全国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污水处理市场正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综上,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水务产业链中的二次供水和污水处理行业市场需求持续提升,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二、营收净利润呈稳步增长趋势,项目经验丰富客户资源优质
随着国内二次供水和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近年来舜禹股份的业绩稳步增长。
据招股书,2020-2022年,舜禹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28亿元、6.45亿元、7.52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8,650.00万元、9,655.95万元、9,992.88万元。
到2023年一季度,舜禹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0,347.77万元,同比增长40.76%;实现净利润421.70万元,同比增长102.76%。
其中,舜禹股份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上涨主要系2022年一季度的业绩数据整体基数较小,同时随着宏观经济环境逐渐复苏,舜禹股份品牌知名度逐渐扩大及核心竞争力逐渐增强,业务规模增加所致。
随着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舜禹股份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和大量的项目经验。
目前,舜禹股份下游客户主要为政府单位、国有企业、各地供水公司、房地产公司、建筑商等。舜禹股份与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余杭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创环保等国有企业,以及长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天津市滨海新区水务局、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管理委员会、济南高新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等政府部门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在二次供水领域,二次供水项目整体呈现出数量多、项目分散、需求量大等特征。随着“统建统管”模式在二次供水行业的深入推进,技术水平高、运维保障能力强、行业经验丰富、品牌美誉度高的企业将更加具有竞争优势。
作为国内较早进入二次供水行业的企业,舜禹股份的业务区域遍布安徽、江苏、浙江、山东、陕西等省份,获得各地供水公司的广泛认可。2021年以来,舜禹股份新进入北京、深圳、厦门、重庆、福州等二次供水市场,进一步完善全国营销网络布局,在客户集中度有所下降的趋势下,对客户的整体议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正在持续提升。
在污水处理领域,污水处理项目往往具有投资规模较大、运营时间较长等特点,且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承接项目时,项目经验丰富、运营维护能力强、具有良好客户口碑和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而舜禹股份经营模式丰富,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用如EPC、EPC+O、O&M、BOT、PPP等模式,灵活为客户提供服务,经营区域逐渐从安徽地区扩展至长三角、中原经济区、京津冀等区域,在全国范围内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简言之,近年来舜禹股份营收净利稳步增长,业绩持续向好。同时,舜禹股份在二次供水核污水处理领域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和大量的项目经验,为其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业务来源。

三、二次供水及污水处理双轮驱动,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势显著
近年来,舜禹股份采取二次供水业务和污水处理业务双轮驱动的战略,围绕着水务行业的产业链条进行了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持续深耕智慧水务产业链。
其中,二次供水是舜禹股份的传统优势业务,同时舜禹股份横向拓展了二次供水智能化、智慧化管理,建立了智慧水务远程监控中心,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2020-2022年,舜禹股份二次供水业务收入分别为2.35亿元、2.80亿元、2.9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44.70%、43.79%、39.59%。
同时,舜禹股份在立足二次供水业务的基础上,将业务纵向延伸至生活污水处理领域,为美丽乡村、居民小区、旅游风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提供污水处理解决方案,包括污水处理相关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研究开发、生产集成、工程建设、维修改造、投资与智慧运营等服务。
2020-2022年,舜禹股份污水处理业务收入分别为2.90亿元、3.59亿元、4.5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55.30%、56.21%、60.41%,已构成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经过近十年的市场经验积累与总结,舜禹股份二次供水业务逐步形成了覆盖“研发设计、设备生产集成、安装调试、改造升级、智慧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2018年2月,舜禹股份评为安徽省首批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示范模式为全生命周期管理。2021年11月,经工信部认定,舜禹股份被评为“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同时,舜禹股份污水处理业务可提供包括污水处理相关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研究开发、生产集成、工程建设、维修改造、投资与智慧运营等服务。舜禹股份荣获工信部符合《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污水治理)规范条件》企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颁发的《2017中国环保企业行业贡献评选村镇污水工程项目典范奖》等。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融入水务行业,水务行业正走向生产智能化、工艺装备化、设备集成化、监测数据化和管理信息化的智慧化发展道路,能够提供二次供水全生命周期服务、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服务的企业将在未来行业发展中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综上所述,舜禹股份采取二次供水业务和污水处理业务双轮驱动的战略,持续深耕智慧水务产业链。同时,舜禹股份具备显著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势,是其持续进行业务开拓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四、产品种类丰富节能错峰成新趋势,打造数字化车间严把产品质量
通过持续的产品和技术创新,舜禹股份形成了二次供水和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完整产品线,涵盖水箱变频成套供水系统、管网叠压供水系统、智能模块化污水处理系统等,形成了相对丰富的产品品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二次供水领域,舜禹股份通过自主研发,已陆续推出了多种自动调压、运行能耗低、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安全可靠的二次供水设备,可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水压、不同层高、不同时段供水状况的需求;同时,舜禹股份自主研发了错峰供水系统、水箱安防系统、水质监测系统、智能远程控制系统等,为二次供水设备的智慧化管理提供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舜禹股份开发节能错峰智慧供水系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用水高峰时段“抢水”问题,改善居民的用水体验。节能错峰智慧供水系统的另一大优势还在于保证正常供水的同时,有效降低水厂运营压力,节省能源资源,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在污水处理领域,舜禹股份的污水处理设备适用于分散式污水处理,如美丽乡村、居民小区、旅游风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市政管网难以铺设的地区,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和占地要求,可选择性采用“地上式”或“地埋式”。
值得一提的是,舜禹股份污水处理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复制性和推广性强,通过填充不同工艺模块,可达到不同的出水标准要求;同时,通过智能化装配系统一键式联动,操作简便,可实现“U盘”式的即插即用。
在不断丰富产品品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的同时,舜禹股份严把产品质量,并通过打造数字化车间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目前,舜禹股份已建立了完善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可靠。在日常生产中,舜禹股份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管理的要求,不断完善产品的研发、生产、检验等流程,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舜禹股份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
与此同时,近年来舜禹股份不断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精细化水平,打造先进的生产制造和集成能力,融合最新的自动化生产理念,打造数字化工厂,引入智能机器人叶轮激光焊接系统等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品质、生产效率和生产制造能力。
2018年,舜禹股份的智能水处理自控泵车间被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数字化车间”;2021年,舜禹股份的智能供水成套设备车间被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为安徽省数字化车间。
可见,经过多年发展,舜禹股份形成了二次供水和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完整产品线,产品品类丰富,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同时,舜禹股份严把产品质量,并通过打造数字化车间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近三年研发投入CAGR达20.78%,核心技术产品频获重要奖项与认可
作为水务行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国家级环保装备制造业(污水治理)规范条件企业,舜禹股份坚持创新发展战略,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据招股书,2020-2022年,舜禹股份研发投入分别为1,610.79万元、2,139.27万元、2,349.65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78%。
在研发团队建设方面,舜禹股份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经验丰富的研发技术团队,专注于二次供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生产工艺的改进、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改进升级、智慧水务等方面的研究。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舜禹股份拥有研发与技术人员87人,占员工总数的14.55%。
在研发机构设置方面,舜禹股份研发技术中心被评定为“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合肥市工业设计中心”,同时获批成立了“安徽省院士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节能错峰智慧供水系统技术研发中心”、“安徽省农村水环境治理与水资源利用工程实验室”、“合肥市智能给水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凭借在水务行业的二次供水领域和污水处理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舜禹股份形成了节能错峰智慧供水技术、智慧水务物联网组网技术、叶轮激光连续焊接技术、智能腔体分段式工位组合联动技术、智能模块化污水处理技术等八大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的核心技术,并将相关研发成果申请了知识产权保护。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舜禹股份已获得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61项,软件著作权85项。
值得关注的是,舜禹股份的核心技术产品获得诸多重要奖项与认可。
在二次供水领域,舜禹股份自主研发的立式多级离心泵入选工信部《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0)》、《“能效之星”产品目录(2020)》,入选《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箱式叠压变频供水设备”、“管网叠压成套供水设备”、“多级离心泵”、“冲压组合式焊接不锈钢水箱”、“SYK-GW变频控制柜”、“SY-BXDY便携式临时应急二次供水设备”曾被认定为安徽省新产品;“箱式叠压变频供水设备”被认定为“安徽工业精品”;节能错峰智慧供水系统、箱式、管网叠压(无负压)成套变频供水设备曾被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认定为工程建设推荐产品、绿色建筑节能推荐产品;舜禹股份“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成套设备”、“箱式叠压(无负压)供水成套设备”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科技成果评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被列为2020年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节能错峰智慧供水系统技术入选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2年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等多项荣誉。
在污水处理领域,舜禹股份“模块化污水处理设备”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和产业化发展中心《宜居型绿色农房建设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目录(第一批)》;舜禹股份“智能
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被评为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荣获2020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舜禹股份自主研发的“SY-MCT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被认定为安徽省新产品、安徽工业精品;“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回用装置”被认定为安徽省新产品;舜禹股份“SY-PLUS-智能模块化污水处理系统”入选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安徽省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2020年度)》、《安徽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先进适用技术目录》、《西安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推荐工艺技术》、《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式与技术汇编(第一批)》;舜禹股份100t/d智能模块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示范工程入选《2020年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名录》;舜禹股份SY-FAST-II-快速水处理系统入选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1年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以及合肥市工业领域节能降碳节水环保技术、产品推荐目录(2022年版);舜禹股份于2022年1月入选安徽省首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重点培育企业名单等。
未来,舜禹股份将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二次供水业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及污水处理业务的解决方案综合服务,致力于成为二次供水、污水处理、智慧水务的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

收起

赞(5) | 评论 2023-07-12 10:45 来自网站 举报